「田雞東」掃棕地等賠償 任區議會規劃小組成員

Kaykku
Dec 18, 2020

--

經過長時間的土地大辯論,政府終於聲稱會加快發展新界雜亂無章的棕地,大部份供應皆位於元朗。當中,政府提出在元朗洪水橋新發展區興建多層樓宇,容納棕地作業,以騰出土地興建房屋。

若要棕地發展成事,諮詢元朗區議會是必經之途。但《蘋果》調查發現,元朗41名區議員中,最少11名正持有「棕地」,或有經營露天倉、貨櫃車場等「棕地行業」,但進行相關討論時,鮮有事先申明利益或避席。其中被指有社團背景、綽號「田雞東」的鄧勵東,其關連公司在洪水橋新發展區的一塊土地,多年來違規進行棕地作業,他卻不避嫌加入討論相關規劃的工作小組,加入後更增持業權,而有關土地正正是多層棕地方案的選址,將來政府若進行收地,他很大機會獲得豐厚賠償。

記者:關冠麒

政府2016年聘請顧問公司為多層樓宇經營棕地作業(多層棕地)進行可行性研究。概念方案去年10月出爐,建議在洪水橋新發展區內,廈村西鄰近港深西部公路的24公頃土地上,興建七至八棟多層樓宇,容納倉存、回收、物流等相關業務,同時提供數公頃露天貯物場。記者抽查多層棕地方案選址內的土地業權,發現議員鄧勵東的公司,就在選址上擁有多個地段,但從未向區議會申報。

鄧勵東的聯邦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鋼筋場及貨櫃堆場(紅框示),正正位於政府多層棕地概念方案選址(綠色位置),將來極可能獲收地。

以廈村鄉鄉事委員會主席身份進入議會的鄧勵東,2016年向區議會申報擁有「聯邦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聯邦)股份。記者抽查多層棕地方案選址的土地業權,發現聯邦正正擁有方案中被預設為露天貨櫃堆場及主要幹道土地的部份業權。該土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由三個地段組成,聯邦擁有地段第497號RP全部業權,以及第495號一半業權。

擁地違規作業 規劃署懶跟進
現場所見,該土地露天存放大量鋼筋,另有十多輛汽車停泊。早在2006年,兩名鄧姓業主向城規會申請在本屬「康樂」用途的土地上經營露天貯物業務,但不獲許可;聯邦2007年買入第495號一半業權後再就裁決上訴,但被駁回。不過業主們一直無視相關條例,在土地上進行未獲許可的露天貯物業務。規劃署曾於2007和2008年兩度發通知書要求停止「違例發展」,雖然署方後來發信確認有關違例業務已終止,但到2011年死灰復燃,有人再次在該片土地存放鋼筋。同年年初,鄧勵東當選鄉委會主席,以當然議員身份入區議會,自此規劃署無再跟進,任由未經許可土地用途延續至今。

更弔詭的是,鄧勵東2016年12月加入區議會「洪水橋新發展區工作小組」,討論該區規劃、徵收土地方式及補償安排。2017年2月10日,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中,政府代表透露,2021年的第一階段工程將先在港深西部公路鄰近土地興建多層棕地樓宇,即聯邦的鋼筋場很大機會首先收地,原僅持有第497號RP三分之二業權的聯邦,突在同年的2月和3月,以逾150萬元分兩期買入餘下業權。以最低的丁級特惠補償率每呎337.2元計,整幅地的賠償額約為2,900萬元,聯邦增持後佔土地約一半業權,估計可獲超過1,400萬元。

聯邦的貨櫃堆場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

除了鋼筋場,聯邦去年5月又向城規會申請將鄰近一塊逾3.5萬平方米的土地,用作臨時露天貨櫃堆場。該土地同樣被納入多層棕地方案,用作興建一幢多層樓宇。翻查資料,土地最少一成半地段業權由業永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業永的唯一股東Fairwind Nominees Limited是恒基的關連公司。聯邦亦在去年8月以326萬元買入其中一個地段,若將來政府收地,鄧和大地產商的利益皆受影響。

資料顯示,鄧勵東雖然名義上現時沒聯邦股份,但兩名與他報住在錫降圍同號村屋的鄧姓人士,則合共持公司一半股權,包括其兒子鄧權威,即貨車網約平台GoGoVan的聯合創辦人。元朗區議會城鄉規劃及發展委員會增選委員鄧作霖亦持四分一股份,他同樣有份參與工作小組會議,更是新界露天倉經營者協會董事和廈村鄉委會委員。

鄧勵東

反對發展 議員質疑為抬價
鄧勵東雖然有向區議會申報與聯邦有關連,但並沒申報公司所持有的土地,是否涉及利益漏報?聯邦決定增持業權前,鄧是否已知悉該塊土地將可能被政府收回?是否涉及利益衝突?鄧勵東以電郵回應指,聯邦屬其兒子所持有,公司所有事情與他無關。

鄧勵東綽號「田雞東」,一直盛傳有社團背景。2012年梁振英競選辦的小桃園飯局醜聞,鄧是座上客。前年,警方反黑組卧底探員潛伏一年後,展開大規模針對元朗黑幫的行動,拘捕299人,他亦包括在內。鄧多年來對外大力反對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和收回棕地發展,2015年政府進行諮詢時,鄧聲稱會要求政府對地主作出「超出合理的賠償」。

鄧勵東於前年元朗反黑行動被捕;右為勝和囝囝張漢銓。

另一方面,根據土木工程署去年講解多層棕地方案的區議會文件,棕地作業者普遍支持方案,但向鄉事派和區議會收集意見時,就出現嚴重阻礙。廈村鄉委會表明反對,但沒提供任何意見,屏山鄉委會則拒絕安排會議讓顧問匯報。至10月,政府將方案帶到區議會,各議員更以各式理由拒絕討論,例如政府未解決區內交通問題、跳過洪水橋工作小組、未獲鄉委會支持等。

民主黨新界西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批評,鄉事派的反對姿態只是為了「不斷加碼,製造新嘅要求,阻礙棕地發展」。他認為部份人士的反對立場只為不斷抬價,「將個困局壓力推到最大,政府自然對佢哋開出嘅條件放寬」,提高收地賠償。他呼籲鄉委會或有鄉事背景的區議員,要就他們的棕地利益作具體申報,讓公眾看到他們的立場背後,原來有利益衝突的可能性。

針對聯邦的鋼筋場,規劃署回應指過去10年沒收到有關違例發展的投訴,但近日視察該處發現未獲許可被用作露天存放用途,屬違例發展,將採取執管行動。

搞物流、車場 區議員無申報利益

除了鄧勵東,記者發現最少11名元朗區議員都與棕地作業有密切關係,部份更未有申報利益。即使有在議員個人利益登記冊申報,議員們亦鮮有在相關會議上主動向與會者申明利益。參考本土研究社早前製作的棕地地圖,最少五名議員在元朗一帶持有棕地。新田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文炳南持有數目最多,他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中,申報擁63個地段全部或一半業權,當中最少31個地段正經營「棕地行業」,主要分佈新田小磡村和麒麟村一帶,不少都是佔地超過一公頃的大型物流中心。議員文光明亦擁有八塊棕地,大部份與文炳南的地段相鄰。

部份作業無申許可
區議會主席沈豪傑亦與兩名兄弟透過一公司,2009年買入田寮村多個地段,及後發展為停車場。這些地段位於鄉村式發展地帶,根據規劃大綱,發展停車場需申請許可,但沈氏兄弟未曾遞交申請,涉嫌違規。鄧勵東獨資持有的合富貿易有限公司,亦在2017年以2,000萬元買入流浮山一停車場地,面積逾1,000平方米。沈只在登記冊申報「十八鄉西選區擁有十一幅土地」,沒有指出確實位置;鄧更沒申報擁有該停車場業權,市民難察覺潛在利益問題。

沈回應指,土地早年已出租,停車場並非由公司管理,對租戶懷疑經營停車場一無所知,又指自己並非土地受益人,否認漏報利益。鄧則聲稱由於公務繁忙,以致遺漏,已向區議會補回申報。

不少議員亦在元朗經營棕地業務,屏山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曾樹和透過集馳有限公司在橫洲租用17公頃地,並以「福喜停車場」名義經營貨櫃車場、回收場、露天倉等,當中部份地段由議員楊家安擁有。議員鄧鎔耀則申報經營銀平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其網頁,銀平代理出租或出售大量座落於石崗、八鄉及天水圍等地區的露天倉地,與棕地作業息息相關。

有議員本身是棕地作業業界代表,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擔任新界倉庫及物流業經營者聯會會長,但未有向區議會申報;其子議員梁明堅亦擔當該聯會秘書長。

物流業界支持多層棕地

雖然鄉事派和區議員大力反對多層棕地,但有物流業界代表則支持有關方案,認為能更有效使用土地,有助舒緩本港對於倉存用地的需求。

有40年物流管理經驗的香港物流協會前會長陳鏡治表示,自政府推行工廠活化計劃,市區倉存用地長期短缺,在近年網購盛行的背景下,不少公司轉到廈村一帶興建跨境網購物流分發中心,但依然求地若渴,即使大陸網購公司想落戶香港,亦難以找到適合地方。陳認為,將倉存用地向高空發展,增加供應,能舒緩業界需求。

反對屬既得利益者
陳鏡治續指,具規模的物流中心必須設有自動化系統,涉及巨額投資,但元朗棕地的租期往往得三年,加上經常突然收地或轉變用途,難以吸引投資者支持;反觀將來若能「上樓」,被改變用途的機會細,租期亦會更長,有助物流業發展。

有區議員擔心多層棕地會增加交通壓力,陳鏡治坦言不認同:「而家棕地嘅使用都幾混亂,有啲路唔夠闊,高高低低,位置三尖八角,唔好用又危險,交通都唔暢順,重新規劃過一定好好多。」陳認為,反對方案的人是「既得利益者」,「咁大塊地方你霸住用單層,享受較為高嘅實用率同平嘅租金…當然唔想你起」,但背後卻犧牲了土地使用的效益。

原刊於2019年3月7日香港《蘋果日報》(物流業界意見為補充資料)

--

--

Kaykku

A Cell Biology background journalist with Apple Daily Hong Kong